讲政治无非两点,制度和人事,制度总是跟随人事而调整,所以归根结底政治就是人事。

  • 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来评价历史上发生的事情,虽然时代意见并不都是错的。切记唯物史观,使用历史意见来客观地看待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和制度。
  • 政治制度的根本在于选拔人才,其次才是职权分配,通俗一点,用什么人和怎么用人。

汉代

点击展开
graph LR A[皇帝] --> B[宰相] B --> C[御史大夫] B --> D[九卿] B --> E[太尉] C --> F[御史中丞] F --> G[刺史]

汉代政府组织

Q:为什么中国古代的领袖(皇帝)是世袭的?

A:中国是一个大国,不像希腊这样的零散城邦,无法满足集合几千万的国民一起投票选举自己的领袖,这是生产力决定的,即便是现在我们也是人大代表制度,由选举的代表参与民主政治。不过这也不是说中国就没有民主的制度,例如汉代察举制,百姓口中的贤人往往能被推举做官(当然崩坏严重,因为推举权在地方长官手里,不在民众手中)。而且除了皇室,其他的政府官职均不能世袭,不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大夫都能父死子替,这也算是制度的一大进步。

皇室与政府之间的职权分配

一个奇妙的发现:法曹在汉代原来是管交通驿馆的,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。而词曹才是管诉讼。

汉代的相权非常强大,下属的十三曹囊盖了国家的几乎所有政务,也就是说丞相才是政府的「真」领袖,拥有着实际上的事权。

这一段没有叙述汉代皇权与相权的对立与区分,比较可惜,这个应该讲的,可以让读者体会到权力向中央集中的过程。

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权分配

中央政府的组织架构

三公:丞相(行政)、太尉(军事)、御史大夫(监察)

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,先做御史大夫才能升任丞相是不成文的规定

丞,副贰也。相,副也。都是「副官」的意思,而古人讲究化家为国,在春秋时代公卿士大夫的管家就叫宰。

  • 汉代凡是带「中」的官职,基本都是驻在皇宫,为皇帝直接工作,例如御史中丞(御史大夫的副职)。
graph LR A[皇帝] --交代事情--> B[御史中丞] B --汇报--> C[御史大夫] C --汇报--> D[丞相] D --交代事情--> C C --交代事情--> B B --汇报--> A

九卿(中二千石):太常(皇家祭祀)、光禄勋(皇帝本人及皇宫核心区域的安保)、卫尉(整个皇宫及都城守军的安保)、太仆(管理皇帝的车马,甚至全国的车马)、廷尉(皇帝的执法人,皇家警察.jpg)、大鸿胪(外交部长)、宗正(管理皇亲国戚,皇家事务)、大司农(皇帝的财政)、少府(国家的财政,汉代最特殊的机构)

光禄勋和卫尉的职责看起来有点重叠,但实际有很大的不同。尉专指武官,卫尉可以掌握军队(南军),而光禄勋掌管皇宫内的侍卫与郎官,在秦代相当于郎中令。

郎官制度非常特殊,当然通常也是举孝廉才能充任郎官(常有高官子弟走后门),汉代有「想要做官,先当郎官」的说法,也就是进宫给皇帝当侍从,脸刷熟了就大几率能派出去当官,类比现在的官制,相当于中央选调,属于国家的储备干部。

为什么说少府是汉代最特殊的机构,因为这个机构后来(从武帝开始)演变的极为庞大,财政、生产、供应链一条龙,尤其是盐铁专卖和铸币,一家巨型的国企诞生了。

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

地方政府分两级:郡与县。

在汉代共有一百多个郡,一个郡下辖十到二十个县。所以地方政府其实没有那么臃肿。

此处没讲封国制,比较可惜,而且钱穆先生认为汉代行政区划优于当时,或许应该加上一段注解,讲述民国时期的省县区划(为什么一省下辖一二百个县在当时不好),当然我们可以猜到大概率是生产力原因。

中央与地方的关系

上计:地方政府向中央上报每年的政务情况,主要是各种册簿

刺史:中央派到地方调查的专员,之后的朝代权责和官制类似于御史,都是「小官干大事」,但后来权责扩大,州牧就成了地方行政长官

侍御史:劾奏中央和皇宫的一切事务

graph LR A[御史大夫] --> B[御史中丞] A --> C[侍御史] B --> C B --> D[刺史]

汉代选举制度

太学甲等为郎官,乙等回家乡应聘属吏,属吏也可以举孝廉重新当郎官,类比现在就是地方遴选。

汉代经济制度

汉代田税很低,一般是什一税,汉文帝时期还十几年没收过田税。但是要注意这个税是向田主收的,佃农是得不了一点的好处。没有田地的农甚至要交一般的收成给地主当田租。

山川河泽的税起先是没有的,都属于各个封建主所有,但架不住百姓私入牟利,索性就开始收税,但是这个税是交给封建主不是国家的。后来盐铁专政把这个税交给了少府,用以支撑武帝时期的庞大军费。

这章其实主要讲了武帝时期的政策,不过盐铁论确实有名也无可厚非。可以加入货币的内容,例如统一货币铸五铢钱,还有晁错提出的贵粟政策等等。

汉代兵役制度

兵役分三种: 卫兵:二十三岁授田后,到中央卫戍部队,南军(皇宫卫队)和北军(首都卫戍部队) 戍兵:成年授田后,按朝廷需要,每年三天,不过可以交钱,一百钱一天 家乡服役:二十岁就开始

力役是每年一个月

人口税是生下来就收的,不管你就不就业,交不起的会罚为官奴强迫劳动,所以很多交不起的就卖身给封建主当奴隶,国家对奴隶收两倍的人口税,但由奴隶主交。

良家子自愿从军,不是国家征召,打仗的时候自带干粮和武器投军,希望建功立业,多为边郡富户。

汉代得失检讨

  1. 没有有效的抑制土地兼并
  2. 全民皆兵但常备兵不足(这点值得商榷,常备兵的多寡在于敌人的强大与否,敌人弱小还扩军实属穷兵黩武)
  3. 政府官位权责划分不明,多有变化,且做事依赖于既成制度
  4. 察举制崩坏,有察举权的官员垄断上升通道

唐代

点击展开
graph TB A[皇帝] --> B[中书令] B --> C[中书侍郎] A --> D[侍中] D --> E[门下侍郎] A --> F[尚书令] F --> G[尚书仆射] C --> H[中书舍人] E --> I[给事中] G --> J[六部] A --> K[御史台] K --> L[左右御史] L --> M[观察史] M --持节,获得军政大权--> N[节度使]

唐代中央政府

汉唐相权比较

唐代将相权分割到三省,不再如汉代一样由一个人大权独揽。

三省:中书省(中书令)、门下省(侍中)、尚书省(尚书令,尚书仆射)

唐代宰相的标志是能否参与政事堂会议

三省职权划分

  • 中书:定旨出命,负责拟发诏令
  • 门下:审查诏令,给事中有权封驳诏命
  • 尚书:执行诏命,只有加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」或者「参知政事」才算真宰相,可以参与政事堂会议

尚书省六部

  • 吏部:提名五品以上官员,自主任命五品以下的官员
  • 户部:民政和户口
  • 礼部:宗教和教育
  • 兵部:主管军事
  • 刑部:司法诉讼
  • 工部:营造工建
graph TB A[尚书左仆射] --> B[吏部] A --> C[户部] A --> D[礼部] E[尚书右仆射] --> F[兵部] E --> G[刑部] E --> H[工部]

因为尚书令虚设,所以左仆射实际上是尚书省一把手,右仆射是二把手

唐代地方政府

唐代刺史不再只有监察权,而是地方行政长官

唐代地方官由中央指派,不再由地方长官自行任用

唐代按照户口多寡划分上、中、下三个等级的州县,所以下县县长升迁为州刺史至少要跨三级,而且下级官员其实很难得到升迁。

观察使与节度使

在唐代,御史台是几个独立的监察机构,不归三省的宰相管理

左御史负责监察中央,右御史负责地方

观察使持节,授予军事、财政和用人的权力,那就是节度使

这个地方或者上个章节其实可以添加转运使相关的内容,作为掌握地方财赋的官职,还是有必要说上一说的

唐代科举制度

唐代科举贫穷子弟也可以应考,不作门第限制,但脱产读书难,饭后钟的典故由此而来

饭后钟[唐]王播

上堂已了各西东
惭愧阇黎饭后钟
二十年来尘扑面
如今始得碧纱笼

这一章节钱老有点想讽谏他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,但显得啰嗦,不断重复「传统政治不只是专制、黑暗和无法度」,恐怕当时有很多人秉持着无脑反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才让他多次感慨。

唐代科举分常举和制举,前者有固定时间,后者为选拔特定领域或满足特殊情况需要的人才的临时科举,后者往往升迁迅速。而且两个考试可以同时参加,例如上面的王播就是同年同时考中进士和贤良方正科(他后来当过宰相)。

唐代经济制度

租庸调制度

  • 租:政府授田给百姓,百姓交田税给政府,年老了归还,税率仅为四十税一
  • 庸:每年服役二十天
  • 调:土产上贡,例如丝绸苎麻等等

这样的税收制度比汉代减轻了不少,百姓易于负担

帐籍制度

帐:壮丁册 籍:户口册

账籍制度是租庸调的基础,但数据势必非常庞大,管理者懈怠导致制度崩坏是可以预见的(明末的黄册更为庞杂,甚至要求永久备份保留)

两税制

政府不再授田收田租,而是春秋两季各收一次税

  • 户无主客,以见居为簿:收税的时候你在哪就给哪个地方政府纳税(讲道理要是有时差,一个季度两个地方跑岂不是要收两次税,哈哈)
  • 人无丁中,以贫富为差:不管你年龄和身体强壮程度,按照家庭财富收税和服役

两税制代替租庸调制度,简化了收税的流程,但同时不再统一税率,给地方随意摊派提供了操作空间。

两税制在实施的时候非常粗暴,例如你家以前有 100 亩田,现在只有 10 亩,但两税制规定固定的收税额度为标准,就得交上之前那么多!量出为入,按照指标收税。

汉唐经济制度比较

租庸调制度力求保障底层百姓不至于太穷,汉代盐铁专营和陵邑制度(这个书里没讲,但我觉得可以提一嘴,迁徙豪强到皇陵周边,保证他们无法长久扎根乡间野蛮发展)保证民间豪强不至于过富。

唐代兵役制度

府兵:百姓当兵政府在军队驻地单独划行政单位叫府,独立于州县,没有军饷但是可以全家免税免劳役。

府兵制的崩坏其实和明代卫所很像,军士受到压迫,充当权贵军官的奴仆苦工,这样势必造成大量逃亡的。

这里钱穆先生将招募胡人从军视为失着,我不以为然,胡人不可靠,要提防。这本身就是民粹主义,我们要做的是建立制度提放别有用心的人,而不是单纯的提防某个民族的人。一竿子打死不可取,而且胡人将领忠心唐朝的也不在少数。

宋代

点击展开

宋代和唐代的政治制度没有什么大的改变,不过建立了很多新的部门来分割原有的权利,官员手中的权力愈发分散和重叠,这也为冗官埋下了伏笔。

宋代中央政府

相权的进一步分割

建立枢密院掌管军事,现在宰相没有军事上的管辖权

新建考课院和三班院负责文武官员选拔,宰相人事权也受到侵占

财政三司独立性增加,不再由宰相直辖,宰相财政大权受到削弱

君权的提升

宋代的宰相上朝时不再拥有坐的权利

经过战乱的五代十国,皇帝忌惮长期掌握大权的宰相,不再使宰相长久在相位上

宰相呈递皇帝的拟旨不再是最终定稿,而是草稿,最后的决定权归于皇帝

这里钱穆先生归结于宋代帝王的自卑,我觉得不恰当,说见惯了背叛战乱之后内心的猜忌更合适

谏垣台阁

唐代的谏官相当于宰相的唇舌,不方便直接对皇帝讲的,由他们来说,避免宰相和皇帝的直接冲突。

宋代的谏官不再属于门下省,独立了起来,不允许由宰相任用,而是由皇帝选拔有学问声望的年轻士子充任。这样一来谏官的职责从劝谏皇帝变成了纠绳宰相,当时称为清议。

这一个改动其实极大的加强了皇帝的权利,如唐代的魏征,可以直接劝谏皇帝,但是宋代的谏官却没有了这样的职责,皇帝不再有专门的人来监督劝谏,而宰相不但要应付皇帝,还要应付台阁,太平时还好,但想要改革积弊如范仲淹的庆历新政,王安石的熙宁变法,那么与宰相如同水火的台谏官将成为巨大的阻碍。

台谏制度在宋代发展过度的原因在于台谏官可以风闻奏事,即便说错也没有任何责任,但是作为纠绳的对象却要为自己辩驳,而且按照制度,需要主动谢罪求去,皇帝挽留才能继续留在宰相的位置上。不然就会被认为是恋栈权位,更加会受到清议的攻击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皇帝不挽留宰相的辞职呢?也就是说如果有识趣的台谏官迎合皇帝的心意,扳倒政府首脑的宰相是完全可能,而且合乎制度,任何人都无法指责。发展到后来即便皇帝和宰相一条心(神宗与王安石),也无法抵抗朝野台谏官的压力。

宋代地方政府

宋代地方政府因为中央过于集权,导致地方行政极差

graph LR A[路] --> B[府、州、军、监] B --> C[县]

路级地方长官称为监司官,总共有四类

  • 安抚使
    • 安抚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地方的军事和治安,确保地方的稳定和安全。
    • 处理地方上的紧急事务,包括叛乱、盗匪和其他突发事件。
    • 负责地方上的行政和司法事务,有时也涉及地方上的财政管理。
  • 转运使
    • 负责地方财政、赋税的征收和物资的转运。
    • 监督各州府的财政事务,确保赋税及时上缴中央。
    • 管理粮食、物资的储备和运输,保障地方经济的稳定。
  • 提举常平使
    • 负责管理和监督常平仓,确保粮食储备的充足和稳定。
    • 在丰年购粮入仓,灾年赈济灾民,平抑粮价,调节市场供需。
    • 监督地方粮食的储备和分配,防止因天灾人祸造成的粮食危机。
  • 提刑按察使
    • 提刑按察使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和督导地方司法事务,确保地方的法治和公正。
    • 审查和处理地方上的重大刑事案件,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。
    • 巡视各地监狱,监督地方官员的司法活动。

其中最重要的是转运使,凭借漕运,将财富、兵力和物资都集中到中央,强干弱枝的政策下,遇到危机,地方不可能像唐代一样可以各自为战。

宋代考试制度

除了少数的世家,门第传统几乎消失了。普通的贫穷农民子弟也可以中式,但是相比唐朝,这样的进士不免在政治方面缺少常识。

没有了公卷制度,减少了考生和考官之间的私下串联,开始了糊名制度,防作弊。

及第就能授官,而不像唐代那样到幕府先做僚吏(实习),缺少了足够的历练。

宋代尝试过两种对考试制度的改革:

  • 以学校教育来代替考试,类似于汉代的太学
  • 变更考试内容,不考诗词,只考经义(王安石的主张,但反而起到了反效果「本欲变学究为秀才,不料变秀才为学究」)

宋代税赋制度

大体承袭唐代的两税制和租庸调制度,但也承袭了五代十国混乱时期的积弊,那就是军队的花销直接向百姓征收。理论上军队的物资需要由政府拿百姓的税收出钱来购买,但实际上军队到哪里都是直接向百姓索要的,相当于百姓们重复在缴税。

王安石的免役钱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,可以将力役均摊到所有人身上,避免一家一户承担不起直接破产,但执行上又变成了摊派。

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

承袭五代十国时期,当兵是贱业,脸上还要刺青,防止他们逃跑。

  • 禁军:按照身体素质挑选出来的精兵,
  • 厢军:挑剩下的不满足要求的兵,平常在地方当苦力用

国都开封其实无险可守,但是靠隋炀帝京杭大运河可以方便的补充粮食,洛阳和长安当时已经是废墟,刚开国无法承担重建和运输上的损耗,宋太祖想等国家太平之后迁都,当然他并没有等到。

宋代陷入了困局,宋太宗北伐失利,打不过辽国,不得不多养兵来防御,但是为了扭转五代十国武将的跋扈,提倡文治,武将士卒的地位不断受到打压,导致了养的兵越来越多(开国时禁军只有二十万,到了仁宗时期已经一百二十五万了),但战斗力却乏善可陈。

要命的是宋代没有退伍这个说法,而且因为国策不是进攻而不消极防御,也就是说一个兵实际上是要在军队里老死的。但想想也知道,一个精兵有战力的年纪也就是那几年,其余时间不过是白耗国家钱粮而已。

为了防止陈桥兵变再现,宋代中央不允许出现将领在士卒中间有太高的威信,不断的提防这种行为。将将领和普通士兵分开,军队年年调防,将领则呆在原址不动,使得难以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。

宋朝缺少养马地,热察和河套分别在西夏和辽国手中,使得宋军一直缺少强大的骑兵部队。

在这样的形势下,宋代唯一的出路就是主动出击,这样的消极防御只能使得国力空耗。

明代

点击展开
graph TD A[皇帝] --> B[六部] A --> C[都察院] A --> D[通政司] A --> E[大理院]

明代政府组织

明代中央政府

胡惟庸案之后,宰相被废除,君主专制大大增强。

废除在宰相制度之后,六部与都察院(御史台演变而来)统称七卿,另外还有通政司(奏章传递与文书出纳)和大理院(刑法案件的最终裁判机构,相当于最高法院)。三法司指的就是都察院、通政司和大理院。

五大都督府只负责出征时统兵,调兵、后勤和动员工作都由兵部负责。

  • 廷推:高级官员由七卿、九卿或再加上地方巡抚负责推举
  • 廷议:各部不能单独决断的事情由七卿或九卿共同商议
  • 廷鞫:三法司不能决断的刑狱案件,需要由七卿或九卿共同判决

六科给事中:相当于懂六部政务的言官,他们拥有科参的权力,审核皇帝下给六部的诏书,可以封驳。注意给事中虽然前面有各部的前缀,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没有直属领导的,六部尚书不能直接指挥他们。

明代内阁制度

内阁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,通常在中极、建极、文华、武英、文渊和东阁办公,他们的头衔就是大学士,但是他们的品级不高,是在六部尚书(二品)之下的,只有五品,所以通常大学士都由尚书或经筵讲官(帝师)兼任。

要知道皇帝的精力有限,难以一个人处理所有的国家大事,内阁作为秘书可以帮忙票拟,但也只是帮忙提建议,旨意还是要亲自下的。由于懒政或者与臣子的矛盾,明代不少皇帝拒绝上朝与臣子会面,于是和大臣之间又多了一个中间人:司礼监。

明太祖废宰相继承了下来,禁止内官干政却没有被遵守,批红的权力被太监掌握,乃至于后来的太监刘瑾有立皇帝之称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内阁与司礼监串联,票拟和批红的权力结合,就可以酝酿最大的权力集团,张居正和冯保就是这样的联合。不过他们的权力无疑都是皇权让渡出来的,如果皇帝打算抢夺,在大明皇权专制的制度下,这种联合也脆弱的可怜。崇祯上位后可以轻易罢黜家奴魏忠贤,阁臣的升降只在于皇帝的一封公开的诏命。事权由低品级官员或政治地位低下的太监家奴掌握,本身就是皇权对这种专权现象的防备。

明代地方政府

黄梨洲的《明夷待访录》认为应当重立宰相,不由皇帝独揽大权。顾亭林的《日知录》认为天下太平必须大官少小官多,地方政治做好天下才能太平。

钱穆先生对于地方行政效率着重于通讯上,认为汉代最佳,唐代其次。

元明的省区制度

金代就有行省的说法,正式确定为制度在元代。

现在的省都是地域的称谓,但古代是衙门的名字,例如三省,都省也是宰相的别称。

元代行省长官实际上就是中央中书省分派的宰相,属于直接侵占地方政府的权力。

行省会特意割裂军事重镇,将外围区域和军事城市分在不同的行省,使地方难以形成统一的反抗力量。

明代没有了中书省,就设立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,实际上负责省级地方政务。

地方监司官及督抚

  • 藩司:承宣布政使司,分司称分守道
  • 臬司:提刑按察使司,分司称分巡道

这种分司的监司官实在是太多,导致亲民官县令反而比上司少,管官的多,做事的少。这是一件怪事,也是常事,现在的体制单位或国企,多多少少有这种情况,注意那些走下坡路的国企,行政员工数量常超过技术员工。

总督和巡抚不是常设官,属于临时由中央派驻,例如负责剿灭倭寇的胡宗宪就是浙直总督,他们通常带着都御史的职衔,属于都察院的御史编制。

但是到了清代,总督和巡抚就变成了常设,地方行政又多了一级官员。

明清的胥吏制度

官和吏在制度上的严格区分从元代开始,因为当时蒙古人为官,但不懂政务和文字,需要读书的汉人充当吏员处理政务,四等人制开始蔓延到官吏制度上。

明代刚开始缺乏人才,官吏并没有严格的制度限制,但是成祖开始,就有了胥吏不能担任御史和考进士,这样一来就有了出身的枷锁,胥吏和官员严格分开,胥吏不入流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。

钱穆先生在这段认为西方有阶级无流品,中国有流品无阶级,我觉得不妥,太绝对。诚然西方一向把血统认为是阶级,但往下到封爵领主,有很多都是在不断变化的,流品反映了实际的社会地位,有血统但破落的贵族不在少数。而中国不可能没有阶级,世家门阀以及皇家就是典型,世袭制度导致的权力固化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家随处可见。

明清官员选拔八股定制,选出的人才有很多只知道死读书,对政务一窍不通,所以极大依赖胥吏,绍兴师爷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。

政务代掌就意味着权力下放,清浊分流,胥吏没有出身即上升空间,这一群体上下其手为自己牟利可想而知,类比来说他们和太监相比除了没有净身,处境和心态在某种意义上出奇的相似。

明代考试制度

进士与翰林院

明代由于考生众多,考试便分为好几次,县府试->院试->乡试->会试->殿试,前四级分别对应童生、秀才、举人和进士。要注意这里乡试不是我们现在的乡镇的意思,属于省级考试。

翰林院刚开始是进士三年散馆读书才能进入,后来成为了惯例,只有进入翰林院才能当大官。考不上进士,没进入翰林院,任你本事再大也当不了大官。

不过翰林院制度也不只是坏处,因为升迁前景明显,三年的散馆可以让官员在中央了解很多的政治知识,外放做主考官期间也可以见识地方的政治生态,对后期担任侍郎尚书等官员有较大的好处。

八股文

应考的人多了就需要有制度来筛选人才,这样的筛选规矩本身出发点是好的,但渐渐的就会僵化。现在的高考也在于此,国家不是不想把所有的人才筛选出来,但这样某些特殊的人才必须要开特例,给走后门留下了空档,所以只能优先保证最根本的一点,公平!

明代赋税制度

  • 黄册:记录户口,每十年更正一次,一份给户部,三份给布政司、府和县
  • 鱼鳞册:记录田亩,买卖一年一更

两种册籍制度都是为了抑制兼并和方便国家税收,但是可想而知这样需要极大的投入去维护,而且还需要不断防备和应对民间的舞弊方法。即便是现在大数据时代,维护全国的数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。

这里没有叙述明代的户籍制度,是个失着,因为固定军户匠户,不得转移等制度极大影响赋税上缴情况。

明代兵制

graph LR A[兵部] --调兵--> B[军队] C[五军都督府] --统兵--> B

明代卫所制度是唐代府兵制度的衍生,不需要缴纳赋税,平常自己屯田。这样的制度出发点是好的,因为这样看上去减少了军队对地方的侵扰,但是坏处也是极大的。这样的卫所只能应付太平时期的需要,久不演兵,军田被侵占,军户逃散,兵力分散,集合困难等等都会逐渐导致军力的崩坏。后来遇到紧急情况通常朝廷只能招募和训练新军,卫所军队不可靠已经是公认了。

清代

点击展开

制度与法术

这里的法术不是我们以为的玄幻概念,指的是具体的事情对应的处理手段。

钱穆先生认为清代除了继承明代的一些政治制度外,其他的都是出于私心而制订的法术,体现了部族政权的局限性。

清代部族政权

中国人将政治,着重在职责,政府应该干些什么,责任有哪些,尽责了没有等等,不像西方着重于主权的概念。这一点我没有办法理解,姑且把这里的主权认定为权利吧。

中国的传统实际上是士人政权,因为皇帝不可能真的一个人治理国家,而清代将部族凌驾于士人之上,天然的掌握政治权利,使用、提防、打压士人,充满着矛盾性。

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

清代中央政府

清代政治,制度的意义少,法术的意义多,因为必须要出于私心偏袒满洲人。

军机处

军机处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,可以秘密商议政事,都是从内阁大臣中挑选,军机处可以直接向六部及其它机构下令,加强了皇帝的专制。

明发上谕是历代的惯例,诏命层层公开下达。而清代通过军机处创造了寄信上谕,可以直接将皇帝的命令下发到官员个人,各级无权查阅,原本涉及军事机密才使用的方法,成为了专用的权术。

六部尚书

清代六部长官共三十六人,满汉人数受到严格控制,必须对等或者维持满人的数量优势,主副长官都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,而皇帝的回复也是直接回复给个人,其他人都不清楚,完全不公开,这样一来权力分散且完全集中于皇帝本人。

清代是没有给事中的,没有人有权力拒绝皇帝的诏命。

清代明伦堂里的卧碑有三条铭文:

  • 生员不得言事 – 言论自由
  • 不得结盟结社 – 结社自由
  • 不得刊刻文字 – 出版自由

简而言之,清代不许人讲话。

清代地方政府

清代不允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,即便有了常设的总督和巡抚,一旦有军事行动,仍然需要中央派出经略大臣或者参赞大臣掌权。

封疆大吏一般也不会由汉人出任,各个军事要地都有八旗军驻防,由满人节制,即便是汉人绿营,统领也得是满洲人。这充分体现了清代军事部族政权的内质。

清代的各禁区

清代一直留存着一个退路,那就是东三省,关外作为禁地,禁止汉人出关。还有两个就是台湾和靠近蒙古的察哈尔和绥远,前者是因为郑成功的反抗力量,后者是隔绝蒙古和汉人的接触。最后一个是新疆,因为这个地方土地肥沃,清代政府出于私心,想作为满洲人的衣食之地,但实际上没有做有效的开发。

清代考试制度

清代科举不在于选材,因为部族政权必须防范汉人夺权,但不给上升通道也不行,所以对于那些考中进士的人来说,补缺变得极为困难,无法获得重要的官位,拿出一角蛋糕作为安抚而已。

清代统治策略

清代对蒙古人刻意拉拢,对西藏也非常重视,有趣的是因为朝鲜对明朝的忠心,受到了歧视。为了有效的羁縻蒙古和西藏,清代统治者信奉喇嘛教,蒙古人可以获封亲王。

清代在羁縻汉人知识份子的同时,着重于讨好底层民众,永不加赋的口号以及雍正时期的改革政策,摊丁入亩实为一大创举,这里钱穆先生说清代制度无可称道,但是在雍正朝短暂的改革实在是一个亮点,不过乾隆朝又改回去了,时间短暂被忽略实属正常。

民众的反抗运动

太平天国运动虽被称为民族革命,但根基在与宗教上,粗浅的社会主义没有孕生成熟的政治制度,官制混乱,大肆封王,内部斗争激烈。不过太平天国运动极大的打击了满清政权,迫使后者不得不让渡权力给汉人官员,为后期的变法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。

变法与革命

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是理想化的,没有注意到皇帝虽然专制,但满清权力的根基在与部族政权和八旗军。这不是改良主义可以打破的,如果要真正进行制度上的革新,就必须革命打破满人部族的武力钳制。孙中山先生看到了这一点,认为必须革命然后变法实现制度上的革新。

钱穆先生在这里提到了革命不能矫枉过正,空喊着打倒一切的口号,必须要慎重考量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建立起合适的政治制度。